我们接着讲下面的数据。
二、元素数据窗口
在学习窗口下方,是一个元素数据窗口,主是作用是实时显示“词条/主题/任务”的数据,这里面有些数据是比较重要的。
照例先上图:
先来看左边一栏:
背诵次数:不需要讲了,只是在你学过的词中,如果有“失误”记录的话,会在后面显示出来。
间隔:当前间隔。参看上一节。
上次背诵:告诉你上一次学习是在什么时候。
下次背诵:除了给你日期,括号内的数字表示那一天总共已安排了多少量的学习。如果此处显示的日期是在今天之前的,那说明你有“拖欠”的学习任务。
优先值:非常重要的一个数据!系统用百分比来表示当前词条在优先序列中的位置。例子中前面的“1.07% (Pos=16)”表示它在优先序列中排第16位(总元素数量为1403),舍得推断出来的公式是1403*1.07%+1=16。词条掌握得越差,其优 先值(百分比)越高,而其相应的位置也越靠后。
遗忘指数:即FI值,参看上一节中的说明。
难度:重要参数。难度值是根据间隔、失误次数、背诵次数、A-Factor值和首次评分这些数据计算得来的。其百分比 值越大,难度越高。难度随成功的次数(选Pass以上的评分)增加而降低,随失败次数(Fail以下的评分)的增加而升高。正常的难度范围是 16%-64%,超过64%的话就要好好分析了,是记忆冲突、单词太难?还是其他原因?括号中的Ord值则是所有数据根据难度值排序得来,Ord值越小, 词就越“简单”。
A-Factor:参看上一节。
U-Factor:对SuperMemo的算法来说这是个相当重要的参数,但对我们使用才说,实际意义并不是很大,你不知道也没关系。它是用“上次背诵”中的间隔除以间隔值得出的。在本例中,即10/5=2.
将来背诵次数:预估在未来三十年内你需要重复背诵这个词的次数,非常有趣的一个数据。
延迟:描述延迟的情况,这个值是用当前的间隔值除以最佳间隔值得出来的。最佳间隔的数据已经被隐藏——右栏显示的只是下一次的最佳间隔值。
类型:显示当前元素类型是已学还是未学等,Memorized表示已学,Pending则表示未经学习的新材料。
接下来我们再来看右栏,右栏的数据是你在选择评分级别后才显示的,总复习的材料中将不显示这一栏数据:
背诵次数:意思跟前面一样,只是显示的内容和格式有区别,它将当前背诵的次数也加进去了。在本例中,“4:1”表示正确4次,失误1次,总共背诵了5次。 后面的“种类”这个词,原文是“Cat(=Category)”,这个种类值是根据你的背诵历史记录来分析得出的,值越高说明这个词对你来说越难。
新间隔:显示了当前的间隔和下次的间隔。下次的间隔值为15,表示当前的日期和下次背诵日期间隔15天,下次背诵日期是5月9日。
最佳间隔:最佳间隔只是一个参考值,可理解为“理论值”。舍得判断这是用来计算“延迟”值而设定的。实际上我们用的间隔值是“新间隔”。
下次背诵和新优先值,这不难理解,不再赘述。
预期FI值(Expected FI)、估算FI值(Estimated FI):注意和上一节中讲的测算FI值(Measured
FI)和设定FI值(Average
FI)的不同之处在于。上一节中的两个值是整体的一个比例,而这两个值是针对单一的元素。预期FI值反映了回忆的难度,值越大难度越高。而估算FI值则是 根据你当前的评分用SuperMemo的算法对预期FI值进行修正得来。大家注意观察一下不同的评分对估算FI值所带来的改变。另外,学习新材料的时候这 两个值是没有的。
新的A-Fator值和新的U-Factor值:分别参看A-Factor和U-Factor。
标准评分:系统利用算法得出的一个评分值,与你的评分值密切相关。
R-Factor更改和O-Factor更改:SuperMemo中的“Factor”很多,除了前面讲到的AF、UF,这里又来了RF和OF。这里的 “R”是“Retension”的缩写(上一篇舍得讲到过,将它译作“未达成比”),而“O”是optimal的缩写。这两个Factor涉及到复杂的矩 阵运算。对我们使用者来说,意义并不是很大。
|
|
|